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 收藏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变迁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The Logic of the Policy Change of the High-Level Backbone Talents Plan for Ethnic Minoriti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作     者:杨再峰 潘燕婷 YANG Zaifeng;PAN Yanting

作者机构:梧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出 版 物:《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Journal of Research on Minzu Higher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13卷第1期

页      面:86-92页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030402[法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1[法学-民族学] 

基  金:2024年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项目“综合素养导向下‘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建设及实践”(项目编号:2408030616) 2024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应用伦理风险及防范研究”(项目编号:24ZHC001) 广西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东盟中文需求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XWK202428) 

主  题: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摘      要:“少干政策是国家为促进西部大开发而实施措施系列政策总和。自2002年以来,“少干政策历经萌芽筹备阶段、实施发展阶段、专业深化阶段及多元融合与共同繁荣阶段等四个阶段。政策变迁内在逻辑表现为供需失衡——人才紧缺推动政策变迁;社会服务——产业结构推动专业调整;价值共生——推动理念由自生到共生,这是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培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数智型人才转型及提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高质量培养成为政策创新发展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