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敦化133700
出 版 物:《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50卷第2期
页 面:421-42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SQ2018YFC170003)
主 题:梅花鹿茸 炮制 腥臭成分 电子鼻 顶空进样-气质联用技术 气味活度值
摘 要:炮制去腥在动物药中多有应用,该研究利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梅花鹿茸炮制前后整体性气味差异,结果表明梅花鹿茸炮制前后气味差异较大,电子鼻可对梅花鹿茸药材及饮片进行有效区分。采用HS-GC-MS技术对梅花鹿茸药材及饮片中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与相对定量,在梅花鹿茸药材与饮片中分别检测出35、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28种为药材与饮片的共有气味成分。基于气味嗅觉阈值和相对百分含量计算各挥发性成分气味活度值(OAV),结果表明梅花鹿茸药材与饮片中共含异戊醛、2-甲基丁醛、异丁醛、正己醛、甲硫醇等17种关键性气味物质,是梅花鹿茸产生腥臭气的主要来源。通过PCA及OPLS-DA对炮制前后挥发性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梅花鹿茸药材与饮片的挥发性成分有明显差异,基于P1的原则筛选了21种差异挥发性气味成分,其中异戊醇、异戊醛、2-甲基丁醛、壬醛、二甲胺是关键性气味差异物质。梅花鹿茸加酒炮制后腥臭气成分种类及相对百分含量有所减少,并且产生酯类等一些香味物质,是梅花鹿茸炮制后腥臭气味减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