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达原饮在正常及发热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收藏

达原饮在正常及发热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Pharmacokinetics study of Dayuanyin in normal and febrile rats

作     者:侯玉洁 肖康宁 毕建云 张新军 李鑫蕊 王玉清 苏酩 孙新茹 张慧 王博阳 王立洁 刘善新 HOU Yu-jie;XIAO Kang-ning;BI Jian-yun;ZHANG Xin-jun;LI Xin-rui;WANG Yu-qing;SU Ming;SUN Xin-ru;ZHANG Hui;WANG Bo-yang;WANG Li-jie;LIU Shan-xin

作者机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山东省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355 

出 版 物:《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50卷第2期

页      面:527-53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2006)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20M028,2021M196) 

主  题:达原饮 药代动力学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摘      要:采用药代动力学理论,对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在正常及发热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总结其体内的吸收和消除规律,为达原饮制剂进一步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正常及模型大鼠灌胃达原饮溶液后于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UPLC-MS/MS)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物质的血药浓度,并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 2.0计算各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运用药代动力学软件DAS 2.0非房室模型成功计算了4种成分的C_(max)、T_(max)、t_(1/2)、AUC_(0-t)、AUC_(0-∞)、MRT_(0-t)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4种成分的C_(max)、AUC_(0-t)均显著提高。达原饮在正常组及模型组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机体处于不同生理状态下,由于体内环境的改变会对达原饮的吸收和消除产生一定的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