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丛枝菌根真菌接种介导石漠化植物⁃土壤性质变化对氮积累时空分布... 收藏

丛枝菌根真菌接种介导石漠化植物⁃土壤性质变化对氮积累时空分布的影响

Effects of plant⁃soil changes o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component accumulation under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oculation in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作     者:兰梦杰 王邵军 李瑞 罗双 夏佳慧 杨胜秋 郭晓飞 解玲玲 肖博 王郑钧 郭志鹏 LAN Mengjie;WANG Shaojun;LI Rui;LUO Shuang;XIA Jiahui;YANG Shengqiu;GUO Xiaofei;XIE Lingling;XIAO Bo;WANG Zhengjun;GUO Zhipeng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昆明650224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5年第45卷第1期

页      面:112-1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1722,32060281) 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 

主  题:AM真菌 白枪杆 氮组分 氮积累 组分占比 石漠化 

摘      要: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接种处理下石漠化“植物⁃土壤环境变化对氮组分含量时空分布的影响规律,选取云南弥勒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为供试寄主植物,分别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并设置对照处理(不添加菌种,CK),揭示不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接种处理下土壤氮库各组分(全氮、水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占比(水解氮/全氮、铵态氮/全氮、硝态氮/全氮)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植物生长和土壤性质变化对氮组分含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AM真菌接种显著促进了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其占比的积累(PCERI。2)不同菌种处理下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占比的时空变化存在差异。除全氮含量在6月最大,其余3种氮组分含量在9月最大,不同菌种处理下各氮组分含量沿土层的减幅大小顺序均表现为:RIFMCE;不同菌种处理下水解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占比均在9月最大,其沿土层的减幅均表现为:FMCERI。3)相较于对照,AM真菌处理显著提升树高、地径、根系生物量、土壤含水率及碳组分(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磷组分(全磷、有效磷)、钾组分(全钾、有效钾)含量,但降低了土壤pH及容重,FM处理对总有机碳提升率(72.25%)最大,RI处理对有效磷的提升率(1.49%)最小。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全磷是氮组分含量积累的主要驱动因子,根系生物量、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是氮组分含量占比增加的主控因子。因此,AM真菌接种通过介导根系生物量及土壤碳磷含量变化,进而调控土壤氮组分含量积累与分配的时空分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