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出 版 物:《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6期
页 面:138-146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2[农学-园艺学] 090201[农学-果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202445)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BE202238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90896)
摘 要:植物果实表皮蜡质含量和组分变化与果锈形成密切相关,蜡质沉积由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调节,但果锈和蜡质组成如何受ACC影响尚不明确。选用翠冠梨果实为试材,用ACC(100μmol·L^(-1))进行浸没处理,研究其对果锈发生及表皮蜡质含量、组分、相关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CC处理可有效减轻梨果锈的发生;较之对照(未进行任何处理),外源ACC使成熟果实果皮角质层增厚24.8%、蜡质总量和烷烃组分含量分别增加29%、122%,其中二十七烷(C27)、三十烷(C30)增加幅度最大;ACC也使蜡质相关基因PpyKCS15、PpyKCS19、PpyKCS24、PpyLTP36、PpyLTP39等相对表达上调,从而促进梨果皮蜡质的生物合成。这说明外源ACC很可能是通过促进梨果实表皮蜡质合成而减缓果锈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