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州350002
出 版 物:《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年 卷 期:2012年第20卷第5期
页 面:482-4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1131 31070606)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3515110006)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6NZ0001A)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0N0007)资助
摘 要: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了磷(P)胁迫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1年生和3年生幼苗在一个生长季内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处理显著抑制了雷公藤幼苗地上部分的增长,而对地下部分的影响较小,导致根冠比的增加,在相同P水平处理下,3年生雷公藤的根冠比高于1年生的;低P胁迫显著影响了雷公藤的生物量积累及分配,雷公藤幼苗总生物量及1年生雷公藤细根生物量占根系生物量的比例下降,根系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的比例及3年生雷公藤细根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的比例上升。这表明3年生雷公藤对P逆境有更好的适应机制,对低P林地套种雷公藤的苗龄选择有参考价值;雷公藤幼苗的株高、最长枝均与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可作为耐低P雷公藤良种选育中优良性状的指标。中轻度的P胁迫不显著影响根系生物量的积累,维持较大比例的根系是雷公藤适应低P胁迫的主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