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木姜叶柯引种后主要药用成分的稳定性及变异研究 收藏

木姜叶柯引种后主要药用成分的稳定性及变异研究

Study on stability and variation of major medicinal components after its introduction of 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作     者:羊奕珣 田朝霞 杨志玲 杨旭 谭梓峰 赵鹏霞 YANG Yixun;TIAN Zhaoxia;YANG Zhiling;YANG Xu;TAN Zifeng;ZHAO Pengxia

作者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杭州311400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出 版 物:《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年 卷 期: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      面:117-12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90701[农学-林木遗传育种] 0907[农学-林学] 07[理学] 09[农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78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9SY016) 

主  题:木姜叶柯 不同种源 异质园基地 引种 药效成分 

摘      要:【目的】木姜叶柯茶药历史悠久,嫩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根皮苷等成分,因其对于糖尿病等治疗疗效显著而备受关注。基于引种是扩大资源的重要方式,本研究拟利用多个统计方法分析木姜叶柯不同种源引种到多个异质园基地后主要药用成分的稳定性及变异特征,为其引种及资源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将6个省区12个种源分别引种到3个异质园试验基地,测定药效成分总黄酮、三叶苷、根皮苷、二氢查耳酮、三叶苷/根皮苷比值,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多重比较(Duncan’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4种统计方法比较和分析引种前后主要药用成分的稳定性、差异、综合得分及聚类特点。【结果】发现引种后木姜叶柯的主要药效成分相似度为0.875~1.000,证实引种后主要药效成分相对较稳定。本试验共引种36次,研究获知总黄酮、三叶苷、根皮苷、二氢查耳酮、三叶苷/根皮苷比值等高于原产地时引种次数分别为21、10、27、14和5,占总次数的58.33%、27.78%、75.00%、38.89%和13.89%。聚类分析发现在欧氏距离为5时36份试验材料聚成4类,其中第3类包括11份,其总黄酮、三叶苷、根皮苷和二氢查耳酮含量均较高,大多高于原产地。主成分分析发现浙江江山、湖南溆浦、广东惠州、江西赣州、广西巴马、湖南芷江等8个种源综合排名靠前,均在聚类分析的第3类中。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浙江江山、广西巴马、广东惠州及江西的赣州、德兴和婺源6个种源,浙江江山、湖南溆浦、江西的赣州和横峰4个种源,湖南溆浦、广东惠州、广西巴马和江西德兴4个种源,分别在浙江富阳、浙江江山和湖南溆浦表现较好,且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基本高于均值。【结论】浙江江山、湖南溆浦、广东惠州、江西赣州、广西巴马、湖南芷江等8个种源在异质园基地综合表现均较好,不仅药效成分稳定,且部分成分含量超过原产地,建议引种时重点考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