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护理部海口570311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科大学附属海南医院肿瘤内科海口570311
出 版 物:《医师在线》 (Journal of Doctors Onl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15卷第1期
页 面:64-66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0403[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医学]
摘 要: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脑性瘫痪患儿的营养状况,分析各因素与脑性瘫痪患儿营养状况的相关性,为预防脑性瘫痪患儿营养不良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22年10月~2023年9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与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7例0~6岁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2006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Z评分法对患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通过计算患儿生长发育的3个指标(年龄别身高Z评分、年龄别体重Z评分、身高别体重Z评分)判断营养状态,根据患儿的营养状态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脑性瘫痪患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97例脑性瘫痪患儿中,营养正常48例,占比49.48%;营养不良49例,占比50.52%;营养不良组中,出生体重2500 g、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为Ⅲ、Ⅳ和Ⅴ级,以及存在吞咽障碍及痉挛型偏瘫、痉挛型双瘫的脑性瘫痪患儿占比均高于营养正常组,母亲生育年龄和父亲生育年龄均大于营养正常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2500 g、GMFCS分级为Ⅲ、Ⅳ和Ⅴ级,以及存在吞咽障碍为海南地区脑性瘫痪患儿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4、1.087、4.078,P0.05)。结论海南地区脑性瘫痪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出生体重2500 g、GMFCS分级为Ⅲ、Ⅳ和Ⅴ级以及存在吞咽障碍为其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脑性瘫痪患儿并发营养不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