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儿童医院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专项行动实施的效果 收藏

儿童医院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专项行动实施的效果

Effectiveness of specific project implementation for improving rate of etiological detection in a children's hospital before antibiotic therapy

作     者:卢露 殷丽军 王能里 翟倩 武娜娜 付盼 李智平 王传清 马健 LU Lu;YIN Li-jun;WANG Neng-li;ZHAI Qian;WU Na-na;FU Pan;LI Zhi-ping;WANG Chuan-qing;MA Jian

作者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控制与防保科上海201102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肝病科上海201102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201102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细菌室上海201102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剂科上海201102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201102 

出 版 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34卷第23期

页      面:3629-3633页

学科分类: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401[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医学] 

基  金: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基金资助项目(GWVI-2.1.2) 

主  题:病原学送检率 干预措施 多药耐药菌 儿童医院 

摘      要:目的评价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专项行动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及医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为实施前阶段,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为实施后第一阶段,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为实施后第二阶段。观察项目实施前后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及联合使用重点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等三项指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结果实施前、实施后第一阶段、实施后第二阶段: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66.61%、77.29%、73.89%;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79.09%、86.51%、95.76%;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90.84%、91.47%、94.29%;CRPAE检出率在研究期间逐年降低(25.77%、16.41%、15.48%)(P均0.05),CRKP检出率均较项目实施前增加(13.30%、29.20%、24.19%)(P均0.05);医院感染相关MRSA比例由项目实施前10.80%降至3.15%(P0.05),CRECL由55.00%降至10.53%(P0.05);研究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为24.82、24.19、26.33。结论项目实施后病原学送检率三项指标均提高,部分目标耐药菌检出率及医院感染来源比例降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