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收藏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The Practical Model of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China:A Study Based on Typical Biodiversity Cases

作     者:张惠远 冯骥 张哲 齐月 刘海燕 ZHANG Huiyuan;FENG Ji;ZHANG Zhe;QI Yue;LIU Haiyan

作者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出 版 物:《环境科学研究》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90705[农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9[农学] 

基  金: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项目(No.2024-纵向-0111) 

主  题:生物多样性保护 案例 实践模式 公众参与 

摘      要: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并以参与主体、主要做法、案例特点、保护成效以及影响力等为依据,凝练形成五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①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带动的目标引领模式类的案例数量居多,占比为43.2%,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最有效的方式;②制度先行的政策驱动模式类的案例较少,占比为4.4%,但仍是我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强有力措施之一;③强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保障模式的案例数量占比为20.3%,案例内容涉及调查评估、执法监督等方面,个别案例运用了AI等最新技术开展调查,科技创新是今后关键工作;④可持续利用的产业带动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4.1%,该模式有利于促进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⑤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8.1%,该模式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议进一步健全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加快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调查监测的科技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多渠道畅通公众参与路径,以期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实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