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脊柱外科福建宁德355000
出 版 物:《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年 卷 期:2025年第33卷第2期
页 面:131-13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Kümmell病 伤椎强化 伤椎植骨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骨水泥强化螺钉
摘 要:[目的]比较伤椎强化椎弓钉固定与伤椎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强化螺钉内固定治疗Ⅲa期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Ⅲa期Kümmell病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8例采用伤椎强化联合短节段椎弓根强化螺钉内固定术(强化组),22例采用伤椎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强化螺钉内固定术(植骨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7.7±4.5)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ODI、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局部后凸角及楔形角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时,强化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89.1±7.2)%vs(94.2±11.4)%,P=0.036;(85.5±7.8)%vs(91.3±12.2)%,P=0.019]、楔形角[(3.5±.3)°vs(1.8±2.7)°,P=0.042;(4.9±3.1)%vs(2.7±2.8)°,P=0.018]均不及植骨组,两组局部后凸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伤椎强化或伤椎植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强化螺钉固定治疗Ⅲa期Kümmell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后者可更好地纠正伤椎高度及伤椎楔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