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晚更新世以来长江流域河流阶地年龄数据库及其对成因分析的指示意... 收藏

晚更新世以来长江流域河流阶地年龄数据库及其对成因分析的指示意义

River Terrace Age Database in Yangtze River Basin,China Since Late Pleistocen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enetic Analysis

作     者:李龙康 许冰 崔慧琪 LI Long-kang;XU Bing;CUI Hui-q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与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      面:33-46页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300) 

主  题:年龄数据库 概率密度函数 河流阶地 气候因子 气候突变 构造抬升 河流失稳 长江流域 

摘      要:研究长江流域河流阶地的形成规律,对深入理解河流阶地的主要驱动因素,预测长江流域演化趋势以及保障沿岸人民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收集并整理了长江流域河流阶地的660条年代学数据,建立了河流阶地年龄数据库及其年龄概率密度函数,并探讨了长江流域河流阶地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近200 ka以来,长江流域中游和上游地区河流阶地概率密度曲线在约11 ka、约23 ka、约40 ka、约44.8 ka、约56.25 ka等多个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峰值,这些峰值与全球气候变暖、黄土高原古降水量和洞穴氧同位素值的剧烈波动时期高度吻合,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的河流阶地在山地地区的发育频率较高;长江流域中游和上游地区河流阶地年龄概率密度曲线的峰值主要出现在全球气候突变期,且河流阶地在构造抬升强烈的时期及地区发育更广泛;长江流域河流阶地是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气候的剧烈变化作为触发因子通过破坏河道稳定性,促使河流下切并形成阶地,而区域构造抬升运动则为河流提供了下切的空间,使得河流阶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从而推动了河流阶地的形成,尤其在气候相对变暖的时期,河流阶地的形成频率明显更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