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文化、功能和机制:协商系统理论视域下协商式监督效能的提升路径 收藏

文化、功能和机制:协商系统理论视域下协商式监督效能的提升路径

Culture,Function and Mechanism:The Path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ultative Super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ltative System Theory

作     者:钟金意 Zhong Jinyi

作者机构:宁波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化和统战理论教研部 

出 版 物:《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年 卷 期:2024年第4期

页      面:42-49页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0202[法学-中外政治制度] 

基  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及其提升路径研究”(2024N137) 

主  题:协商式监督 协商系统理论 人民政协 

摘      要:在协商系统理论视域下,提升协商式监督效能具有增进共识、促进协作、推进落实的政治优势、治理优势和实践优势价值意义。实践中,提升协商式监督效能面临着系统性挑战,在主观认知层面存在监督意识不够浓厚、认识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在客体关系层面存在定位不明和互动不足的问题,在客观实践层面存在机制缺乏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从协商系统理论的视角来提升协商式监督效能,需要植入协商文化,全力培养相关主体的协商式监督意识和能力;融入协商功能,全力推进协商式监督与系统内外的衔接互动;嵌入协商机制,全面提升协商式监督实践过程的规范化水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