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工程博士联合培养的生发机制、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基于多重制... 收藏

工程博士联合培养的生发机制、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视角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Realistic Dilemmas,and Relief Strategies of Engineering Doctoral Joint Training: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Multiple Institutional Logics

作     者:牛风蕊 张紫薇 NIU Fengrui;ZHANG Ziwei

作者机构:福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福州350108 广州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广州510070 

出 版 物:《研究生教育研究》 (Journal of Graduate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73-80,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工程博士跨界联合培养的促进机制研究”(BIA230210) 

主  题:工程博士 联合培养 科技自立自强 多重制度逻辑 

摘      要: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升级背景下强化工程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工程博士联合培养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受到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高校逻辑等多重制度逻辑的形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战略导向,人才和知识溢出对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辐射,以及高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博士毕业生的社会契合度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联结推动了工程博士联合培养制度链条的启动。与此同时,工程博士联合培养中行动主体的目标偏差以及制度供需失衡和管理逻辑惯性的影响,使得行为主体间耦合失调,成为联合培养深入推进的阻滞性因素。迫切需要强化多重制度逻辑的协同互构,构建“全链条协同机制,通过利益弥合与制度引导,提高工程博士联合培养的成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