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4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出 版 物:《中医临床研究》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16卷第35期
页 面:53-6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急性脑梗死 芪红通脑合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研究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芪红通脑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预测芪红通脑合剂活性成分和药物潜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到急性脑梗死疾病潜在靶点。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以获取芪红通脑合剂抗急性脑梗死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潜在靶点中的核心靶点。从RCSB PDB数据库下载关键靶点蛋白的晶体构象,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处理。结果:预测芪红通脑合剂有12种有效活性成分及35个疾病相关潜在靶点,关键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杨梅酮、木樨草素等,作用于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SERPINE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这5个核心靶点。GO分析揭示了该药物可能主要通过对外部刺激反应的正向调节、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上皮细胞凋亡过程、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物过程发挥作用。KEGG揭示了芪红通脑合剂可能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等潜在通路发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提示5个关键靶点与核心活性成分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芪红通脑合剂可能通过抗炎、改变血液流变学达到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