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因子 收藏

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因子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of Abies fargesii *** seedlings in the subalpine region of western Sichuan,China

作     者:陶琼 缪宁 岳喜明 罗建琼 薛盼盼 王晖 TAO Qiong;MIAO Ning;YUE Xi-Ming;LUO Jian-Qiong;XUE Pan-Pan;WANG Hui

作者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5 四川省天然林保护中心成都610081 四川省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四川泸州64601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出 版 物:《植物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8卷第11期

页      面:1459-14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200504-02) 

主  题:岷江冷杉幼苗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冗余分析 微生境因子 

摘      要:岷江冷杉(Abies fargesii ***)的天然更新是川西亚高山地区天然次生林生态修复的关键,对其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关键制约因子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更新和生长机理。该研究对比了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阔叶林、红桦-岷江冷杉针阔混交林和岷江冷杉原始林3种林型中岷江冷杉幼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器官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分析了幼苗的生物量分配与地形和微生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定量分解了各因子对生物量积累影响的贡献度。岷江冷杉原始林中幼苗的根生物量分配比例(30.3%)和茎生物量分配比例(43.3%)显著高于红桦-岷江冷杉针阔混交林和红桦阔叶林,而叶生物量分配比例(26.4%)显著低于红桦-岷江冷杉针阔混交林(37.4%)和红桦阔叶林(42.3%)。红桦阔叶林中幼苗的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呈现等速生长关系,红桦-岷江冷杉针阔混交林和岷江冷杉原始林中幼苗的叶-根间亦呈等速生长关系,但叶-茎和根-茎间则为异速生长关系。相比于东北、北和西北坡,西坡生境中的幼苗年平均生物量的积累最高。坡向(20.9%)对幼苗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贡献率大于海拔(18.1%),基质类型(15.8%)、苔藓盖度(11.7%)及厚度(7.7%)和冠层盖度(7.4%)是微生境因子中对岷江冷杉幼苗生物量累积贡献度前四的因子。该研究可为川西亚高山次生林中岷江冷杉更新以及次生林的结构优化提供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