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
出 版 物:《东南学术》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25-137+24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81104[工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工学] 0835[工学-软件工程]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数字化变革、数据要素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编号:7214130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共同富裕的公共服务普惠供给技术及应用”(项目编号:2022YFF090200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发展格局下数字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1JZD022)
摘 要: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创新思维模式,更是助力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变革的新范式,具有应用渗透性、生产协同性、内容创新性、系统赋能性等四个“技术—经济特征。新质生产力质态拓展的“技术—经济范式考察了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挖掘了人工智能通过劳动者增强效应、劳动资料智能集成效应、劳动对象算力驱动效应、劳动三要素智能优化效应等微观机制和催生新产业、创造新模式、激发新动能等宏观机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瓶颈,中国应加快构筑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治理制度框架,制定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持方案,打造创新驱动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生态系统,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