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院漳州363000
出 版 物:《分子植物育种》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23卷第3期
页 面:945-954页
学科分类:100703[医学-生药学] 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60714) 漳州市闽宁合作科技专项(MNZX202201)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揭榜挂帅项目(ZWYMN202305)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科技创新团队(Kjcx-5) 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和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22SKF04)共同资助
主 题: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叶绿体基因组 分子标记 品种鉴定
摘 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探讨3种不同品系的巴戟天与其常见伪品羊角藤之间的遗传差异。通过对采集的3种不同品系巴戟天和羊角藤样本进行叶绿体DNA的提取、测序及后续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了其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并鉴定出区分巴戟天与羊角藤的分子标记区域。研究发现,巴戟天和羊角藤在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不同品系巴戟天在叶绿体基因组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性较小。不同品系巴戟天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为巴戟天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巴戟天的遗传学研究,为巴戟天及其伪品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药材市场的品质安全,也为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