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收藏

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norchis sinensis 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 and liver fibrosis

作     者:胡月 黄艳 李文芳 HU Yue;HUANG Yan;LI Wenfang

作者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处安徽合肥23001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检验科广东珠海519000 

出 版 物:《热带医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25卷第1期

页      面:6-11,F0002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110300 2023A1515140139) 

主  题:华支睾吸虫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33 

摘      要:目的探讨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为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阴性对照组,以注射猪血清作为阳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肝脏炎症及坏死反应的严重程度;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肝脏组织石蜡切片的Ⅲ型胶原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实验观察***与人肝星状细胞LX‐2的结合情况,以及这种结合是否依赖其纤溶酶原结合特性;通过CCK‐8细胞增殖和流式细胞法评估不同浓度***(0、2、5、10、20、40μg/mL)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分别在24、48、72 h的影响;通过RT‐PCR方法和ELISA检测***刺激RAW264.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变化。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大鼠肝脏HE染色和Masson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注射***大鼠肝脏组织中出现了纤维胶原的沉积与炎症细胞的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组肝组织可见Ⅲ型胶原成条索状小片状分布在肝窦间隙中;***与LX‐2细胞结合并不依赖于其纤溶酶原结合特性;低浓度(2μg/mL)的***可以在短期内诱导LX‐2细胞的增殖(F=11.69,P0.05),而持续高浓度(20μg/mL)则未能促进细胞增殖反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并诱导LX‐2细胞的凋亡(F=15.88,P0.05);在体外刺激RAW264.7细胞24 h后,与PBS组相比,IL‐33在蛋白转录表达水平上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5)。结论***通过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IL‐33,进一步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参与华支睾吸虫长期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为深入了解肝纤维化机制及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