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场所视域下人地情感交互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以广州保障房社区... 收藏

场所视域下人地情感交互的心理健康效应研究——以广州保障房社区为例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ffects of Human-Place Emotional Interaction from a Place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Affordable Housing Communities

作     者:张天尧 夏晟 ZHANG Tianyao;XIA Sheng

作者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 版 物:《现代城市研究》 (Modern Urban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40卷第1期

页      面:15-21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08057) 深圳市稳定支持计划(GXWD20220818164924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FB45001040) 

主  题:场所感 场所特质 社区认同 保障房社区 心理健康 

摘      要:基于人本主义场所理论,文章聚焦人地交互的情感联结与心理过程,旨在阐释保障房社区场所特征及场所感构建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基于对广州市典型保障房社区的调查研究,文章提出:社区认同对维护保障房居民心理健康意义重大;社区建设可通过提升物质环境质量和邻里社会融合程度来促进社区认同;社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特征对邻里融合和社区认同产生关键影响。因此,在未来保障房社区规划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影响社区认同的个体属性和社区场所特质,通过提升保障房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空间环境质量、降低道路交通的负面影响、构建良好社区邻里关系秩序、提升场所精神建设等手段,促进保障房社区认同的构建及增益居民心理健康。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