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 收藏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运用

Application of closed-loop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f ciprofol under BIS monitor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作     者:金运敏 杨彦伟 刘骥 JIN Yun-min;YANG Yan-wei;LIU Ji

作者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麻醉科北京100022 

出 版 物:《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31卷第1期

页      面:22-25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脑电双频指数 闭环靶控输注 环泊酚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摘      要: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环泊酚闭环靶控输注(CL-TCI)静脉麻醉用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择期行ERCP的60例患者,根据术中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n=30)和环泊酚组(C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T_(0))、诱导成功后即刻(T_(1))、进入十二指肠乳头时(T_(2))、苏醒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术中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心率、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T_(1)、T_(2)点MAP、HR、SpO_(2)明显高于P组(P 0.05)。C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P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小于P组(P 0.05)。C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低心率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P组(P 0.05)。结论:BIS监测下环泊酚CL-TCI静脉麻醉用于ERCP的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