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及菌株HMg33的鉴定 收藏

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及菌株HMg33的鉴定

Screening of antimicrobial sponge-associated actinomycet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rain HMg33

作     者:杨芳丽 李姿颖 徐欣雨 曹旭霞 周越 张光涛 YANG Fangli;LI Ziying;XU Xinyu;CAO Xuxia;ZHOU Yue;ZHANG Guangtao

作者机构: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出 版 物:《滨州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6期

页      面:440-445,451页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滨州医学院科研启动基金(BY2022KYQD47)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X202310440648) 

主  题:南海海绵 放线菌 抗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合成潜力 

摘      要:目的研究一种南海海绵共附生可培养放线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检测其中稀有放线菌菌株生物合成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潜力。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基于形态学排重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所得放线菌种属;采用琼脂块免提取法初步测试菌株的抗菌活性。应用antiSMASH软件预测放线菌最相似菌株的生物合成潜力。通过单菌株多化合物策略优化培养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菌株发酵产物的指纹图谱。结果从该南海海绵样品中共获得链霉菌及稀有放线菌22株,其中68%菌株对供试病原菌展现出抗菌活性,尤其是稀有放线菌HMg33使用OSMAC策略发现粗提物可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南海海绵共附生放线菌具有物种多样性和广谱抗菌活性,菌株HMg33可作为药源微生物进行抗感染药物先导物的挖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