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质生产力、产业链韧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与东北地区... 收藏

新质生产力、产业链韧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与东北地区的对比分析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Industrial Chain Resilie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Northeast China

作     者:孟书宇 MENG Shu-yu

作者机构: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出 版 物:《海南金融》 (Hainan Finance)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8-34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主  题:新质生产力 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链韧性 系统GM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模型 

摘      要:本文以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以及新质劳动对象构建了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用系统GMM模型定量分析长三角地区与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异质性,探究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长三角地区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就作用机制而言,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区域产业链韧性促进经济增长。第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会受到相邻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向影响,而东北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第三,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过程中,区域经济增长显现出“门槛效应,该效应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显化。本文认为应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