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A型主动脉夹层不同破口面积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血流动力学比... 收藏

A型主动脉夹层不同破口面积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血流动力学比较

Establishment of Fluid Dynamics Model and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s in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upture Areas

作     者:李晓南 薛源 戴路 赵宏磊 刘长城 李海洋 LI Xiaonan;XUE Yuan;DAI Lu;ZHAO Honglei;LIU Changcheng;LI Haiyang

作者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脏外科北京100029 

出 版 物:《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Molecular Cardiology of China)

年 卷 期:2024年第24卷第6期

页      面:6458-6463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232037) 

主  题: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计算流体力学 破口面积 

摘      要:目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建立不同破口面积的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数字模型,探讨不同破口面积对ATAAD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ATAAD患者。测量患者主动脉CT血管成像中原发和继发破口面积,根据原发与继发破口面积比(PDTSR)将120例患者分为PDTSR≥2∶1组(35例)、1∶2PDTSR2∶1组(44例)及PDTSR≤1∶2组(41例)。分别建立相对应的CFD模型。比较3组患者之间临床结局及血流动力学的差异。结果PDTSR≥2∶1组、1∶2PDTSR2∶1组及PDTSR≤1∶2组患者原发破口面积依次减小[(219.1±76.5)mm^(2)比(127.7±70.1)mm^(2)比(75.7±49.7)mm^(2)],继发破口面积依次增大[(71.9±43.2)mm^(2)比(114.1±60.6)mm^(2)比(131.3±70.4)mm^(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DTSR≥2∶1组患者术前死亡率高于其余2组患者(37.1%比2.3%比2.4%,P0.001)。在CFD模型中,PDTSR≥2∶1组患者假腔血流量更大,假腔压力显著高于其余2组患者。结论CFD技术目前可成熟应用于临床血流动力学相关研究中。PDTSR更大的ATAAD患者假腔血流量及压力均更高,临床上术前死亡风险更高,应予以重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