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医疗服务供给改革:理论分歧、现实约束和未来方向 收藏

医疗服务供给改革:理论分歧、现实约束和未来方向

Medical Service Provision Reform in China:Theoretical Disagreements,Practical Constraints,and Future Directions

作     者:刘瑞明 杨冰岩 Liu Ruiming;Yang Bingyan

作者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北京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出 版 物:《社会科学战线》 (Social Science Front)

年 卷 期:2025年第2期

页      面:124-1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ZD118) 

主  题:医疗改革 公共产品 政府管制 双轨供给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许多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作为人民健康重要保障的医疗服务供给却长期短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文章梳理文献和实践事实后发现,医疗服务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被误解为公共产品并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单一供给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医疗服务面临进入限制、价格管制和激励扭曲三重约束。完全由市场主导固然可以改善医疗服务供给短缺,但也容易带来医疗资源分配机会不平等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同时兼顾医疗服务供应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可以采取政府和市场双轨供给的方式:一方面,政府放松进入壁垒,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中高端医疗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政府侧重于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加强事中、事后的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以保障分配机会平等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