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年 卷 期:2025年第48卷第2期
页 面:247-25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501[工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41977390)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202) 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开放基金项目(PGPEC20180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24R1002005)资助
摘 要:湖泊碳酸盐的形成与湖水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是记录湖泊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6个湖泊中2种类型的碳酸盐(钙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为研究对象,基于稳定碳、氧以及团簇同位素(Δ47)指标,对比分析了2种碳酸盐的沉淀过程及其所揭示的环境信息。研究表明:(1)巴丹吉林沙漠6个湖泊中钙华与沉积物2种碳酸盐的碳、氧同位素特征显著不同,钙华沉积的氧同位素显著较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偏负。(2)湖泊沉积物碳酸盐的团簇同位素温度[T(Δ47)]与区域夏季温度接近;而钙华碳酸盐的T(Δ47)低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3)基于氧同位素和T(Δ47)估算的碳酸盐沉淀水体δ18O显示,形成钙华碳酸盐的水体δ18O记录了泉水与湖水混合的信号。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盐湖碳酸盐的环境指示意义,为长时间尺度上揭示沙漠湖泊的水文演化提供了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