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背景下师范生... 收藏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背景下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及培养的路径探索——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的样本分析

Develop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teracy in Pre-service Geography Teachers:Pathway Exploration under China’s Education Power Construction Plan Outline(2024-2035)——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Geography Education Major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作     者:段玉山 卢晓旭 Duan Yushan;Lu Xiaoxu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 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上海200241 

出 版 物:《地理教学》 (Geography Teach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6期

页      面:4-8页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基  金:2023年度教育部规划重点项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评价街接状况研究”(项目编号:2023GH-ZDIJJ-Y-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人工智能素养 师范生 地理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 

摘      要:培养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学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界定了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应用技能、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等五个维度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结构体系,并开发了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评估工具。本文对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现状进行评估,发现其人工智能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态度与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相对较高,应用技能和知识较为薄弱。本文提出了优化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促进教师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方式转型、强化师范生的人工智能实践应用等提升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路径,成效有待实践检验。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