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新乡45300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出 版 物:《农业工程学报》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41卷第3期
页 面:218-2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71298)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24CJJ022)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42400410592) 河南省社科联项目(SKL-2024-2111)
摘 要:识别中国县、市、省尺度下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动态演进格局及驱动机制,能够为扎实提升中国多尺度农业绿色生产能力提供量化支撑和决策指导作用。该研究以中国1965个县、330个市、31个省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Natural Breaks分类法、核密度估计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0—2022年农业生态效率多尺度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10—2022年中国县级农业生态效率由0.880波动上升至0.889,市级尺度下由0.881波动上升至0.889,省级尺度下由0.864波动上升至0.880,四大区域逐渐形成东北最高、中部次之、东部一般、西部最小的发展特征,区域差异呈现县级较大、市级一般、省级较小的演进趋势。2)从格局演进特征看,农业生态效率空间格局随尺度的扩大而逐渐明朗,高水平区呈现沿海沿边的多极化发展特征,西部地区效率低洼现象显著。3)2010—2022年县、市、省尺度下农业生态效率核密度曲线均为单峰,波宽随尺度的缩小而缩窄,拖尾长度随尺度缩小而延长。4)不同驱动因素对县、市、省尺度下农业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异格局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县级政府应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耕地复种指数等资源本底作用着力推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市、省两级政府应基于顶层设计关注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化进程对农业生态效率的驱动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不同部门制定县、市、省尺度下满足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农业生态效率调控措施及农业空间布局优化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