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流动与稳定之间——华北版《新华日报》的游击办报问题 收藏

流动与稳定之间——华北版《新华日报》的游击办报问题

Between Mobility and Stability: "Guerrilla Journalism" in Xinhua Daily (North China Edition)

作     者:陈昱坤 张慧瑜 CHEN Yukun;ZHANG Huiyu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版 物:《国际新闻界》 (Chinese Journal of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      面:89-1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301[文学-新闻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5[文学]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列宁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ZD3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游击办报 新华日报 根据地 媒介物质性 

摘      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法不仅是一种军事战术,更是一种哲学思辨的社会组织方式,它处理的“流动与“稳定这对矛盾是事物发展中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游击办报脱胎于游击战法,过往新闻史研究关注到了这种办报方式在抗战时期的高度流动化特点,但对办报过程中如何处理流动作业与稳定运行之间的辩证关系鲜少讨论。本文通过分析《新华日报》(华北版)相关史料认为,游击办报的新闻采编形式、媒介物料生产、多样化发行网络的构建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根据地流动与稳定之间的矛盾,展示了解决媒介物质性问题的特殊方式,使得边区媒介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协调,团结根据地军民革命共同体,并随着战争形势不断变化,从而更好地完成联系群众、动员革命的传播职能。这种灵活的辩证思维与实践活动既是中国独立自主新闻学理论体系的体现,也是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