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国家在场与社会嵌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模式探究——基于N... 收藏

国家在场与社会嵌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模式探究——基于N村的人类学考察

State Presence and Social Embeddedness:Model Optimization of Grassroots Govermance in Border Ethnic Areas——An Anthropolog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Village of L

作     者:字荣耀 ZI Rongyao

作者机构: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昆明65000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昆明650001 

出 版 物:《黑龙江民族丛刊》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22-32页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030401[法学-民族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22VRC05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委托项目“多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TBWT202203)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特色村寨文旅发展研究”(ZX202302)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国家与社会 边疆地区 治理共同体 基层治理 

摘      要:以往中西方治理理论,对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此起彼伏。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国家在场社会嵌入的多元治理共同体建设,强调国家与社会治理路线的协同。边疆民族地区实践考察表明,当前的治理模式是一种“国家—社会的治理结构,在实现治理有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行政逻辑与基层社会治理传统、社会嵌入主体话语静默等多种治理难点。因此,边疆民族地区要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识为主线,以“共治共享为遵循,不断优化构建边疆民族地区村落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国家在场下的社会治理嵌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