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天津300071
出 版 物:《产业经济研究》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1期
页 面:1-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69)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24NDQN037)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K24YD2080082)
主 题:生产性服务业 土地出让规模 城市创新 新质生产力 生产空间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过去土地财政模式的驱动导致商服用地供给不足,这极大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有限的产业用地资源上,通过优化用地类型来发挥空间要素的产业支撑作用是重要发展议题。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探讨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出让规模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直接机制和制造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创业激励三项间接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出让规模有利于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其中制造业升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该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同时,由土地投资属性所形成的研发挤出效应,会使生产性服务业用地规模与城市创新水平间呈负向影响关系。在行业特征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用地规模扩大具有更强的创新驱动作用;在城市特征方面,服务业发展充分、创新程度较低、规模等级较高的城市更需要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充足的空间载体,以满足创新发展的要素需求。未来需从科学统筹生产空间、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健全治理机制等方面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