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北京100871
出 版 物:《文史哲》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年 卷 期:2025年第2期
页 面:5-17,1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摘 要: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以儒道互补结构中“儒的维护权力式入世、“道的神秘性出世之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立论,对中国在近代何以未能生成资本主义进行了解释。这一解释的宗旨,是中国两种主要宗教中缺乏资本主义发展所必要的张力。在正统与异端的对应性阐释框架中,韦伯指出了中国古代主流的儒家理念与基督新教理念之间的根本差异,在道家无力消解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断定中国近代是不可能催生资本主义的。这是一个基于事实的断言。但从韦伯确定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性来看,中国宗教并没有完全废弛资本主义发展的张力,只不过这样的张力要聚集到足以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需要外部与内部两种动力从顺位运行演变到错位碰撞。东亚的儒家资本主义是现代产物,但也是传统宗教与社会变迁互动的产物。这对韦伯论断是一个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