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食两用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25
出 版 物:《中华中医药学刊》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第43卷第4期
页 面:168-175页
学科分类:100504[医学-方剂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6084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185)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黔教技069号)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重点046) 贵州省基础研究自然科学项目(黔科合基础-ZK一般483)
主 题:薏苡附子败酱散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质量标志物
摘 要:薏苡附子败酱散(Yiyi Fuzi Baijiang Powder,YFBP)源于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疗肠痈脓毒的经典方剂。近几年来,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各方面的研究逐渐扩大更新,结果显示薏苡附子败酱散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肠道菌群、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临床上应用于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泌尿性疾病以及皮肤疾病等的治疗。在整理总结薏苡附子败酱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之上,再根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五原则对薏苡附子败酱散中成分进行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甘油三油酸酯、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尼奥灵、附子灵、宋果灵、异荭草苷、异牡荆苷可作为薏苡附子败酱散的潜在Q-Marker,为其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的建立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