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电针调控下丘脑LKB1/AMPK信号通路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 收藏

电针调控下丘脑LKB1/AMPK信号通路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影响

Electro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promotes browning of white adipose tissue by regulating LKBi/AMPK path way in obese mice

作     者:张英溶 张艳佶 黄伟 陈霞 王佳捷 周仲瑜 ZHANG Ying-ong;ZHANG Yan-ji;HUANG Wei;CHEN Xia;WANG Jia-jie;ZHOU Zhong-yu

作者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430065 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武汉430061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武汉430061 中医肝肾研究及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1 

出 版 物:《针刺研究》 (Acupuncture Research)

年 卷 期:2025年第50卷第4期

页      面:393-40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基  金:武汉市科技局知识创新专项项目(No.2023020201010172) 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暨湖北名医工作室项目(No.鄂卫通47号)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No.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72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王华教授)传承工作室(No.国中医药人教函75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No.0686-204001171345N) 湖北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重点类专项科研项目 

主  题:肥胖 电针 白色脂肪棕色化 LKB1/AMPK信号通路 交感神经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对肥胖小鼠下丘脑肝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交感神经活性及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控作用,探索电针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减轻肥胖的中枢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造模组(30只),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肥胖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6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8只。电针组选取双侧“足三里“天枢电针治疗,30 min/次,5次/周,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并计算Lee’s指数;ELISA法测定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称量腹部白色脂肪组织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腹部白色脂肪组织形态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下丘脑LKB1、AMPK及腹部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UC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下丘脑LKB1、AMPK和腹部白色脂肪组织PGC-1α、UCP1、PPAR-γ、β3-A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P0.01),HDL-C含量降低(P0.01),腹部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增加(P0.01),腹部白色脂肪组织脂肪细胞直径明显增大、单位面积细胞数目减少,血清NE含量及白色脂肪组织β3-AR、PGC-1α、UCP1、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下丘脑LKB1、AMPK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血清TC、TG、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HDL-C含量升高(P0.01),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减少(P0.01),腹部白色脂肪组织脂肪细胞直径减小、单位面积细胞数目增加,血清NE含量及白色脂肪组织β3-AR、PGC-1α、UCP1、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下丘脑LKB1、AMPK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电针可以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Lee’s指数,调节肥胖小鼠血脂水平,减轻腹部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下丘脑LKB1/AMPK信号通路,激活脂肪组织交感神经活性,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有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