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 版 物:《生活教育》 (Life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5年第10期
页 面:4-11页
学科分类:040103[教育学-教育史]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基 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陶行知小先生制与家社校协同育人路径研究”(编号2022GA011)的研究成果
摘 要:陶行知“共学、共事、共修养的“三共理念历经百年演进,形成“历史嬗变-当代重构-未来应答的完整理论脉络。通过三阶演进揭示其转型逻辑:在历史嬗变层面,“三共依次呈现为平民教育实践载体、劳动育人制度设计、师德价值锚点与数字共生方法论四重范式嬗变;于教育共同体视域下的当代重构中,该理念通过知识-实践-价值三重共生机制,推动师生从知识授受转向知识共创、协作实践与价值共生形成共生共长的生态网络;面向未来社会,依托数字技术赋能与文明互鉴机制,其理论边界进一步拓展为学习范式的文明互鉴,虚实融合的社会行动网络与技术时代的人文共生。这种“历史根基-现实创新-未来指向的立体演进路径,为全球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立足本土经验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教育智慧回应时代命题的理论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