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碳市场成熟度测度、区域差异及演进特征 收藏

中国碳市场成熟度测度、区域差异及演进特征

作     者:孔晓旭 王文举 

作者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出 版 物:《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5年第01期

页      面:105-1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机制研究”(24VRC00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入职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双碳战略下国有企业践行ESG理念的机制与路径研究”(XRZ2023058) 

主  题:“双碳”目标 碳市场成熟度 区域差异 演进特征 高质量发展 

摘      要:碳市场成熟度能够反映各地区在碳减排、能源高效利用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基于199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距离协调模型,从相对发展度、相对协调度、相对协调发展度三个维度分析中国碳市场成熟度水平,并考察碳市场成熟度的区域差异和演进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碳市场成熟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协调性不足。第二,碳市场成熟度水平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且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尤其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最为明显,东部地区在碳市场发展水平和协调性方面表现优异,西部地区碳市场成熟度水平较低,中部地区碳市场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存在不均衡。第三,中国碳市场相对发展度呈现显著的σ收敛趋势,各地区碳市场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但相对协调度不存在σ收敛性;中国碳市场成熟度指数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在长期内趋于均衡发展。因此,应加强统筹规划,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推进碳市场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因地制宜引导各地区制定差异化的协调发展和减排计划,提升碳市场的协调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