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象思维”视角下小建中汤的主治、作用机制及应用探讨 收藏

“象思维”视角下小建中汤的主治、作用机制及应用探讨

Discussion on the Indications,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Xiaojianzhong Deco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Image Thinking"

作     者:王一珂 杨涛 谷松 WANG Yike;YANG Tao;GU Song

作者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沈阳110034 沈阳市沈河区第二中医院辽宁沈阳110016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 

出 版 物:《中西医结合慢性病杂志》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CHRONIC DISEASES)

年 卷 期:2025年第2卷第2期

页      面:1-6页

学科分类:100504[医学-方剂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76号) 辽宁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辽中医药发1号) 

主  题:象思维 一气周流 法象药理 小建中汤 作用机制 

摘      要:“象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模式,其特指在彻底开放且保留事物自然整体性的前提下,对事物现象、表现进行概括,探索事物整体规律的思维,是中医理论的主导思维模式。黄元御、张元素等医家基于“象思维分别提出“一气周流及“法象药理学术思想,认为人体生理与中药药理均应该统一于天地一理。谷松教授基于“象思维以及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将小建中汤灵活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类疾病。基于“象思维以及谷松教授的临床经验,结合后世各医家的学术思想对小建中汤“酸甘化阴,辛甘化阳的配伍规律和“养血达木,调和肝脾,燮理阴阳的核心功效进行深入的剖析。立足于对脾胃与肝胆气机升降出入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进行探讨。同时,对小建中汤中各药物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中醇类、有机酸、糖苷及多糖等有效成分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求为中医学发展开创新方向,为后世医家对小建中汤等经方的解读提供新思路。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