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
出 版 物:《环境工程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5年第19卷第5期
页 面:1048-1060页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40004) 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2023-01JXZD-0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项目(20232BAA10011)
主 题:铜产业链 物质流分析 生命周期评估 碳排放 经济效益评估
摘 要:随着全球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铜作为电力以及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其产业链发展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结合动态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估和综合评估模型(CAEP-CP 2.0),系统评估了2020至2050年江西省铜产业链在不同发展情景下的产业结构演变特征、碳排放路径及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江西省铜产业链的规模将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得到显著提升,在基准情景下,建筑、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铜材消费量预计分别增长6.4%、120.6%和781.9%;2)提升废铜利用率是实现江西铜产业链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能有效减少碳排放;3)铜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张尽管能推动经济增长,却会显著提升碳排放,在市场份额扩大至32%和48%时,总碳排放量分别增长了100%和200%;4)调整铜矿资源进口比例的影响较为复杂,提升资源进口比例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排放,但也增加了资源依赖风险。通过多层次、多方法的研究框架,全面揭示了铜产业链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为制定可持续政策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