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阻沙固沙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空间异质性及其环境解释 收藏

阻沙固沙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空间异质性及其环境解释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Sand-Blocking and Fixation Zone

作     者:刘腾 马瑞 田永胜 张春来 LIU Teng;MA Rui;TIAN Yongsheng;ZHANG Chunlai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100875 

出 版 物:《中国草地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

年 卷 期:2025年第47卷第5期

页      面:12-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1A2001) 

主  题:民勤绿洲 阻沙固沙带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 

摘      要:为探究阻沙固沙带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对阻沙固沙措施的反馈效应,并阐明其对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响应,在民勤绿洲西北缘选择典型的阻沙固沙带,沿主导风向在阻沙固沙带内选择5处样地作为试验组,以流动沙丘和农田作为对照组,采集表层(0~10 cm)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含量和pH、含水量、电导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以及环境因子对其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OC含量在各样点呈现出显著差异,农田为19.87 g/kg,阻沙固沙带为7.75 g/kg,流动沙丘为3.59 g/kg;土壤TN和TP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其平均值分别为0.09 g/kg和0.44 g/kg;土壤TK含量除在流动沙丘较低外,在其他样点含量较高,平均值为8.79 g/kg。土壤C∶N的平均值为161.23,远高于我国表层土壤C∶N的平均值;土壤C∶P平均值为26.56,N∶P平均值为0.21,均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阻沙固沙带土壤存在显著的氮限制特征且有机质的矿化过程缓慢,但土壤磷矿化能力较强,磷素有效性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对土壤SOC、TN、TP、T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含水量,贡献率达到87.1%,pH的贡献率为11.3%,电导率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仅为1.6%。综上,阻沙固沙带较好地改善了沙化土壤的养分状况,水分和氮素是限制阻沙固沙带土壤养分状况的主导因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