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Ⅶ型分泌系统膜蛋白EssC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收藏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Ⅶ型分泌系统膜蛋白EssC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作     者:孙亚茹 聂蒙 徐婷 陈书睿 董雨豪 刘永杰 

作者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 版 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5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6[农学-兽医学]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3A20254) 江苏省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项目 

主  题:无乳链球菌 Ⅶ型分泌系统 essC基因 细胞毒性 

摘      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Ⅶ型分泌系统(type VII secretion system,T7SS)膜蛋白EssC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以GD201008-001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该菌株的T7SS基因簇及其潜在底物,并构建基因缺失株ΔessC和互补株CΔessC,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制备T7SS底物多克隆抗体并检测T7SS底物的分泌,同时测定菌株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对罗非鱼脑细胞的毒性和对小鼠的毒力。[结果]成功构建了T7SS膜蛋白EssC的基因缺失株ΔessC和互补株CΔessC,并制备了4种预测的WXG家族底物多克隆抗体,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用多克隆抗体对提取的野生株和缺失株分泌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野生株的分泌蛋白中能检到预测的T7SS底物,说明该菌株的T7SS是具有功能性的,而ΔessC的分泌蛋白中未检测到T7SS底物,说明essC影响了T7SS底物分泌;细胞感染试验显示,与野生株相比,ΔessC的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P0.01),对罗非鱼脑细胞的毒性也显著降低(P0.001),而基因互补株又能恢复至野生株水平;动物攻毒试验结果显示,essC基因缺失能延缓小鼠死亡。[结论]essC基因在无乳链球菌GD201008-001的T7SS底物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对细菌的毒力产生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