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主动脉-心房压迹相关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 收藏

主动脉-心房压迹相关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

作     者:周公哺 李宗师 白瑾 徐维 段俊涛 李蕾 张媛 刘书旺 

作者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主动脉-心房压迹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 低电压区 导管消融 

摘      要:目的 总结主动脉-心房压迹的部位以及相关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方法 入选2020年6月至2024年4月于本中心行导管消融术的15例主动脉-心房压迹相关房速患者。主动脉-心房压迹经心脏增强CT检查证实。术中放置6F十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在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引下确认房速的关键部位及消融靶点,消融终止心动过速,验证消融线阻滞且心动过速不再自发及诱发则手术成功。术后对患者进行症状及心电图随访。结果 15例患者主动脉-心房压迹分三类,其中升主动脉-左心房前壁压迹10例,升主动脉-右心房前壁压迹2例,降主动脉-左心房后壁压迹3例。术中房速均持续发作或可重复诱发,房速起源部位均与主动脉-心房压迹相关,其中9例为折返性房速(微折返5例,大折返4例),4例为局灶自律性房速,2例表现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触发灶。房速平均周长为(303.7±69.4)ms。电压标测可于14例患者的主动脉-心房压迹部位标测到低电压区。首次消融中所有患者(100%)均达到预设的消融终点。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8~54个月),其中3例复发房颤。消融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主动脉-心房压迹部位常存在相应的低电压-瘢痕区,可构成房速的基质,相关的房速大多数为折返机制,在对房速起源部位消融的同时需结合基质改良以减少房速复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