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出 版 物:《世界中医药》 (World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5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427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5502) 2024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自主科研课题(9001116122000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72422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揭榜挂帅项目2023-JYB-JBZD-008)
主 题:类风湿关节炎 痹证 皮部 络病 伏邪 理论内涵 免疫炎症 透皮入络
摘 要:皮部络脉理论是《黄帝内经》经络传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机认识与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理论价值和临床优势。基于皮部络脉理论,RA的病机演进可解释为,外邪以皮部为入侵部位,伏邪为关键病理因素。皮部外连关节内舍脏腑,邪气逆攻入络,络道亢变导致周身络痹。皮部络脉作为邪伏、邪传的门路,与免疫系统的信号传递及交互过程亦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治疗上,以皮部络脉理论的病机认识为桥梁,不可局限于传统外治,当内以祛风通络为法,外以局部驱邪为要,采用透皮给药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式,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