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损伤肝脏迁徙途径的实验 收藏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损伤肝脏迁徙途径的实验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igrati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injured liver of rat model

作     者:师玲玲 王立生 刘赴平 王德文 宇丽 余卫 幺俊卿 许惠芯 余霖 陈少彬 SHI Ling-ling;WANG Li-sheng;LIU Fu-ping;WANG De-wen;YU Li;YU Wei;YAO Jun-qing;XU Hui-xin;YU Lin;CHEN Shao-bin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消化内科广东深圳518020 东莞市中心血站广东东莞523930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632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广东广州510620 

出 版 物:《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Medicine Edition))

年 卷 期:2010年第31卷第4期

页      面:357-363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1802001000004) 东莞市科技立项项目(2008105150148) 

主  题: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移植 肝损伤 示踪 

摘      要:目的:建立慢病毒载体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体系,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方法:采集新鲜人脐血,梯度离心及低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以慢病毒为载体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至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CC l4橄榄油溶液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将2.0~5.0×106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模型鼠,24、48、72 h、1周、2周和4周分别处死模型鼠,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在肝脏局部的迁徙途径。结果:转染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均一绿色荧光影像。细胞移植24 h内可见荧光信号由进针孔迁徙至汇管区,移植治疗48 h时移植细胞定居于汇管区,48 h后荧光信号向坏死病灶区域迁徙,1周后在肝脏坏死局部区域可见稳定的荧光信号。结论:本实验构建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示踪体系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经动物实验证明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局部移植给肝坏死大鼠模型后在肝脏局部经历了"进针孔至汇管区","汇管区至病灶区"的二次迁徙模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