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反宏观经济学教条——实际利率行为与长期期限结构分析 收藏

反宏观经济学教条——实际利率行为与长期期限结构分析

A Counter-argument Against the Dogmatic Macro-economics——An Analysis about the Behavior of Real Interest Rate and Long Term-Structure

作     者:刘明 姚昕 LIU Ming;YAO Xin

作者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金融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 版 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 卷 期:2007年第36卷第6期

页      面:69-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06JA790068)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6D005Z) 

主  题:宏观经济学教条 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效果 狭义流动性陷阱 广义流动性陷阱 长期利率期限结构 

摘      要:根据名义利率变动及其对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区分出狭义流动性陷阱和广义流动性陷阱,我国1997年底出现通货紧缩以后不存在两种意义的流动性陷阱。将微观金融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方法引入中国长期经济波动和宏观分析,会发现经济周期上行和向下转折之后相关变量间分别存在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其原因在于名义利率调节无论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落后于通货膨胀率变动。利率连续下调等货币政策操作对投资、产出、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效果,其传导机制包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国债成本、改变经济主体预期、降低汇率升值压力并增加进口等。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宣示经济衰退期间货币政策无效起因于误解凯恩斯而导致的宏观经济学教条,应该予以摒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