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寒区旱区逆境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出 版 物:《中国沙漠》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3期
页 面:702-70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2[农学-植物营养学]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48)
主 题: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 盐胁迫 矿质离子 区隔化
摘 要: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是生长在流动沙地上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亚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室内生长3个月的沙米幼苗为材料,经0~400mmol·L^(-1) NaCl溶液胁迫处理7d,检测植株的含水量及主要矿质离子在根茎叶的分布、积累和运输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沙米幼苗的含水量持续降低;体内Na^+、Cl^-的含量不断升高,K^+在根茎中先升高后降低,Ca^(2+)在各组织均呈下降趋势;此外,茎与叶的盐离子选择吸收系数SK,Na先升高后降低,根与茎SK,Na先降低后升高,并且均在200mmol·L^(-1)时达到临界值。盐浓度在0~200mmol·L^(-1)时,沙米根部的Na^+吸收持续增加,能够有效地抑制Na^+向地上部分的运输和积累;在盐浓度大于300mmol·L^(-1)时,Na+主要通过区隔化作用积累在茎部,即在高盐胁迫下茎部是沙米截留盐分避免其向上运输的主要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