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收藏

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Morphological study on the 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of D cells in rat antral gastric mucosa

作     者:王琳 张大红 李庆明 WANG Lin;ZHANG Da-hong;LI Qing-ming

作者机构:徐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2 徐州医学院形态学实验中心江苏徐州221002 

出 版 物:《徐州医学院学报》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年 卷 期:2005年第25卷第4期

页      面:314-317页

学科分类: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资助项目(03KJD310222) 

主  题:D细胞 胃缺血-再灌注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摘      要:目的探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变化。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单纯缺血组(ISC)、缺血-再灌注1h组(IR1)、6h组(IR2)和24h组(IR3),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胃窦黏膜D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正常组大鼠胃窦黏膜中D细胞主要分布于幽门腺的中、下13处,形态多样;和正常组比较,D细胞的数目在ISC组和IR1组明显减少,细胞多为圆形,很少见有胞质突起;在IR2组和IR3组则可见D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形态多样,并可见D细胞也分布于幽门腺上13处。结论胃窦黏膜中D细胞的形态数量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有变化,提示生长抑素参与了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