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45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郑州450046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北京100053
出 版 物:《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
年 卷 期:2016年第36卷第4期
页 面:6-1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2[农学-植物营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9079 51409103)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5HASTIT044)
主 题:参考作物蒸散量 时空变化 信息熵 模糊聚类分析 重标极差法 东北地区
摘 要:根据1951—2013年东北地区116个气象站点的常规气象资料,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了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站点间的信息传输模型并分析了信息场的分布情况,利用聚类分析法解析了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区域相似性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选取6个代表性站点,运用重标极差法分析了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的时间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空间上,东北地区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信息熵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各站点信息传输指数随基站与辅站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东北地区在站点群层面上的信息传输总体呈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的分布规律。时间上,东北地区多年平均ET_0总体呈下降趋势,哈尔滨、沈阳、赤峰、加格达奇、佳木斯、海拉尔6个代表性站点的ET_0在未来一定时段内的变化趋势趋于稳定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