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融资模式与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部6省的实证分析 收藏

融资模式与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中部6省的实证分析

作     者:胡俊 熊凯 陈胜东 

作者机构: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经管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 

出 版 物:《企业经济》 (Enterprise Economy)

年 卷 期:2016年第35卷第9期

页      面:187-192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4[管理学-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基  金:2015年度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债务--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项目编号:YC2015-B042) 2016年江西省党校系统课题“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及溢出效应研究” 2016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产业转移与结构变化对中部6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理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K2016A0979) 

主  题:融资模式 经济增长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中部6省 

摘      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不同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利用中部6省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融资的比例越高,经济增长效应就越明显;同时,扩大信贷规模、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增加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则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直接融资的比重,以及适时采用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