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普萘洛尔对映体的药代─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收藏

普萘洛尔对映体的药代─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PROPRANOLOL ENANTIOMERS

作     者:余细勇 林曙光 

作者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临床药理室 

出 版 物:《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年 卷 期:1994年第1期

页      面:6-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706[医学-药理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β-阻滞剂 普萘洛尔 对映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相关性 

摘      要:本文研究12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多剂量普萘洛尔后,S(-)-型和R(+)-型对映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以及两种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差异对药效学的影响。负荷心电图、心率、Q-Tc间期及血压作为药效学观察指标。稳态时普萘洛尔对映体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为,S(-)-PPL与R(+)-PPL的消除半衰期(T_(1/2)Ke)基本一致,分别为4.74±1.40h和4.56±1.05h,P0.05;但稳态的血药浓度较单剂量明显不同,S(-)/R(+)的AUC比值从单剂量1.54±0.36下降到稳态时1.32±0.24μg·h(-1)·L(-1),P0.05。稳态时药效动力学采用Sigmoid模型描述。S(-)-PPL抑制平均血压(MBP)、运动心率(HR)和Q-Tc间期效应的半效血药浓度分别为18.9±11.3μg/l,13.6±7.6μg/l和8.7±6.1μg/l,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Q-Tc间期的浓度-效应曲线呈现明显的滞后现象。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结合分析时发现,当活性对映体以S(-)-PPL在消旋药物总浓度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时,PPL的浓度-效应曲线呈现逆时针滞后环;而当活性对映体在总浓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