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消化、生殖生理研究室 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消化、生殖生理研究室 日本京都药科大学应用药理教研室
出 版 物:《生理学报》 (Acta Physiological Sinica)
年 卷 期:1988年第40卷第3期
页 面:215-222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摘 要:本文观察了胃粘膜(Na+-K+-Mg2+)-ATPase在适应性细胞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与内源性PG的关系。结果表明,哇巴因(一种(Na+-K+-Mg2+)-ATPase的抑制剂)可部分抑制胃蛋白酶150U(溶于0.1mol/L盐酸中)和20%乙醇的适应性细胞保护作用,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用上述两种弱刺激灌胃后15min,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明显升高,也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预先给予消炎痛以抑制内源性PG的合成,则可阻断弱刺激所诱发的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的升高;若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外源性PGE2,又可解除消炎痛的阻断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弱刺激通过内源性PG,进而促进胃粘膜(Na+-K+-Mg2+)-ATPase活力升高,使粘膜抵抗损伤的能力增强,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